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: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
第二期: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

青斑


圖1


中文名稱 space 青斑
英文名稱 Green grouper
其他名稱 點帶石斑魚、石斑
拉丁學名 Epinephelus coioides (Hamilton, 1822)
魚類科屬 鮨科
主要來源 "水域﹕熱帶和亞熱帶,印度洋至西太平洋。 主要分佈﹕東非、南中國海、菲律賓、印度尼西亞等海域。"
#簡單介紹 "體型﹕體呈長橢圓形,側扁而粗壯。腹面鈍圓,背面稍狹。 頭部﹕頭部長。眼中等大。口大傾斜。舌上無齒。 體表﹕體被細小櫛鱗,櫛狀齒什細弱。頭部除上下頜及頰部無鱗外,其餘大部皆被細鱗。 各鰭﹕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。臀鰭與背鰭鰭條部相對。胸鰭中等大,後緣圓。腹鰭位於胸鰭基下方。尾鰭圓形。 體色﹕頭及體背方黃褐色,腹方淡白。體側有五條暗色斜橫帶。頭、體側及各鰭散佈許多橘褐色或紅褐色小斑點。 最大長度為1.2 米,最大重量為15 公斤,最長壽命為22 年。"
品種 石斑類(石斑亞科)共15屬113種,其中以九棘鱸類(23種)及石斑類(86種)為代表。香港常見食用種類有杉斑(清水石斑魚 E. polyphekadion) 、泥斑(褐帶石斑魚 E. bruneus) 、烏絲斑(Cephalopholis boenak)、黃釘(清水石斑魚 E. awoara)等。
供應季節 一年四季均有出產。
選購方法 以生猛游水的魚為主要條件。宜選魚皮有光澤,魚鱗無脫落,魚眼不混濁,魚肉結實、魚腹肥大者為佳。至於急凍魚則以魚身完整,魚體顏色鮮艷為佳。不夠新鮮的魚體色會明顯減退。
儲存方法 新鮮的石斑建議即日內煮食。如需冷藏保存,先將內臟處理乾淨,瀝乾水分並撤上食鹽後,以保鮮紙包裹冷藏,如果存放於冷凍庫可保存更長的時間。
烹調技巧 肉質爽滑,味鮮甜。宜清蒸,也可起肉炒球或燜頭腩。
#備註事項 青斑為珊瑚魚,食用後有機會出現雪卡毒中毒。雪卡毒素不能藉烹煮及加工過程消除。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市民應向信譽良好及領有牌照的商店購買珊瑚魚,而且減少食用超過三斤的大海魚。進食時避免食用頭、魚皮、內臟和卵的部份,因為這些部份積聚的毒素較多;食用珊瑚魚的同時要避免喝酒及吃花生或豆類食物,以免加劇或延長病徵。
常用菜式 清蒸大青斑、炒魚球、青斑荷葉蒸飯、紅燒班塊、班片肉絲粥、鮮炸斑塊
資料來源 美國農業部轄下的營養素資料實驗室 (SR22)
能量(千卡路里) 92
蛋白質(克) 19.38
脂肪(克) 1.02
飽和脂肪(克) 0.233
膽固醇(毫克) 37
鈉(毫克) 53

回到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