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稱 |
 |
西瓜 |
英文名稱 |
Watermelon |
其他名稱 |
寒瓜、水瓜 |
植物學名 |
Citrullus lanatus (Thunb.) Mansf. |
植物科屬 |
葫蘆科 |
主要來源 |
原產於非州南部的卡拉里沙漠。中國在五代時從西域沿絲綢之路自回紇傳入。十六世紀中葉傳入日本,十六世紀末傳入英國。現世界各熱帶地區均有栽種。 |
#簡單介紹 |
為葫蘆科植物西瓜的果實。味甘,性寒。具有消暑解熱、止渴消煩、利尿降壓作用。西瓜蘊含大量水份,能補充夏日汗液和水份的流失,同時亦含豐富的糖分和多種微量元素,提供葡萄糖,以即時補充體力,消除疲勞。 |
品種 |
有子西瓜的著名品種有山東德州的喇嘛瓜、河南開封的核桃瓜、浙江平湖的馬鈴瓜和上海的濱瓜。 至於無子西瓜則分為激素無子西瓜和三倍體無子西瓜,品種方面則有蜜寶無子、紅花無子和雪峰無子等最為著名;台灣出產的則有萬祥、新一號、富貴、農友新奇等。 |
供應季節 |
香港全年均有供應,最合適為6至8月。 |
選購方法 |
果蒂旁邊的捲鬚漸枯萎,瓜臍向內凹陷,底部變黃色的屬於八成熟的西瓜;如用手夾輕彈,西瓜所發出的聲音是沉甸甸的即屬熟瓜,如聲音像敲木魚般的便是生瓜。 |
儲存方法 |
已切開的西瓜不要存放太久,建議現買現食,亦可直接放雪櫃內儲存。 |
#*宜忌人群 |
宜:適宜患有暑熱煩渴、熱盛津傷者,患有高血壓、麻疹、水痘人士,小便不利、喉痹、口瘡之人,腎炎、發熱的人、美容愛好者。西瓜果肉內亦含有瓜氨酸及精氨酸等成份,能加增尿素的形成,所以有利尿作用。 忌:多吃易傷脾胃,引起腹脹、腹瀉,還會積寒助濕。體虛胃寒、大便稀溏、消化不良者,以及腎功能不全和口腔潰瘍人士不宜多食。痢疾慢性期、中寒濕盛、慢性腸胃炎、肺結核患者忌食。孕婦和糖尿病患者忌多食。 |
#*食用配伍 |
相宜: 1.西瓜與食鹽:西瓜的鉀質與食鹽的鈉質能相互作用,有助維持人體內的酸鹼平衡。 2.西瓜與胡蘿蔔:西瓜的維生素 C 與胡蘿蔔中的類胡蘿蔔素,能維持皮膚健康,有助改善皮膚乾燥與粗糙的問題。 3.西瓜、綠茶及薄荷:西瓜及綠茶均具生津止渴功能,而薄荷則有提神醒腦、鎮靜情緒的作用,三者搭配煮茶飲用,能使口氣更清新。 相尅: 1.西瓜與酒:酒精成分會破壞西瓜所含的泛酸維生素B5。 2.西瓜與蜂蜜:蜂蜜所含銅質等礦物質會加速西瓜內維生素 C 的氧化,影響其營養價值。 |
烹調技巧 |
無籽西瓜所結出的果實是假果,且屬於假漿果的一類。果實外皮呈綠色或黃色,光滑有花紋,果瓤為紅色或黃色,多汁。西瓜果肉可生食,亦可製成果醬。西瓜皮可漬製作副食品,亦可炒、燉,甚或醃製來吃,炒西瓜皮先要除去皮衣及果肉。西瓜種子充滿脂肪及蛋白質,可炒食,亦可以作為配菜或植物油的來源。 |
#備註事項 |
西瓜性寒涼,不宜食用過多,以免引起腹瀉。 西瓜與芒硝加工可製成西瓜霜,有清熱、消腫、利咽功效。 |
常用菜式 |
西瓜盅。 |
|
^營養資料及指標 (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) |
資料來源 |
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|
能量(千卡路里) |
25 |
蛋白質(克) |
0.6 |
脂肪(克) |
0.1 |
飽和脂肪(克) |
N/A |
膽固醇(毫克) |
- |
碳水化合物(克) |
5.8 |
糖(克) |
N/A |
鈉(毫克) |
3.2 |
膳食纖維 (克) |
0.3 |
水份(克) |
93.3 |
|
^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|
|
^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: |
符號 |
意義 |
- |
未測定 |
… |
未檢出 |
Tr |
微量 |
( ) |
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|
[ ] |
食物別名 |
x |
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|
* |
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|
N/A |
沒有相關資料 |
|
^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: |
縮寫 |
單位名稱 |
g |
克 |
mg |
毫克 |
mcg |
微克 |
|
回到頂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