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稱 |
 |
山葵
|
英文名稱 |
Wasabi
|
其他名稱 |
小山蕍菜、山蕍菜、哇沙米、和佐比、澤山葵,溪山葵
|
植物學名 |
wasabia japonica
|
植物科屬 |
十字花科山葵屬
|
主要來源 |
原產地為日本,主要生長在寒冷的高山溪流,民國初年引進台灣,目前以阿里山為主要產地,近年加州和紐西蘭也開始有人工栽培的山葵。
|
#簡單介紹 |
使用部分為根部;山葵聞起來有種很嗆、火熱的味道,會讓鼻子覺得有點刺痛。而吃起來有一種強烈的辛辣味道以及清新舒暢的餘味。根部的辛辣成分可增進食慾、幫助消化,亦可協助腸內維生素C的安定,同時亦具有防腐、殺菌,健胃外,還可促進發汗和止痛。山葵含有不飽和的有機硫化物成分「丙烯芥子油」,即丙烯異硫氰酸脂(Allyl isothiocycanate),經研究發現具有抑制腫瘤與清除不穩定自由基的功效。另外,山葵中的異硫氟酸鹽(isorbiocyanates)成分,具有預防蛀牙、癌症、防止血液凝塊與改善氣喘等效果。
|
品種 |
山葵有許多品種,包括旱地山葵、綠山葵、靜岡綠種、高井種、三寶種、達爾摩種、島根3號、達磨、真妻等。
|
供應季節 |
香港全年均有供應
|
選購方法 |
在日本以外的國家較難買到新鮮的山葵,有時候可以在日本食品店的冷藏櫃或冷凍櫃找到。而一般在市面上售賣的山葵通常都是加工過、條狀包裝的山葵醬和罐裝的山葵粉,以色正味濃、無雜質者為佳品。
|
儲存方法 |
用塑膠袋將新鮮的山葵包好放進冰箱裡,可以保存約一星期。一般的山葵粉末罐頭的保存期限大概是幾個月,粉末狀的山葵嚐起來較不新鮮。而條狀的山葵醬開封後就要放進冰箱保存,山葵醬的味道比山葵粉更快消散。山葵糊需要封好,防止氣味揮發。
|
#*宜忌人群 |
宜:適合一般人士食用。
忌:胃炎、消化性潰瘍、結膜炎、消化系統疾病者、濕熱體質或陰虛體質者、患花粉症者以及孕婦忌食。一次不要食用太多,以免傷胃。
|
#*食用配伍 |
相宜:未有文獻報告。
相尅:莧菜
|
烹調技巧 |
山葵不耐熱,經過烹煮後會失去原有的味道,所以山葵通常用於冷盤料理。山葵根部磨成泥狀再使用,多加於生魚片、壽司、茶泡飯中,或作白肉類魚及鹽漬烤肉等食物的沾醬。葉可製成沙律,葉和莖則可用於涼拌菜、鍋燒、炒肉和燉煮料理等食物的調味。
可與生抽一起使用,充當生魚片和壽司的調料,亦可用作泡菜、腌漬生肉或拌沙律時的調味品。在青芥末中添加些糖或食醋,能緩衝辣味,使其風味更佳。
|
#備註事項 |
雖然山葵與日本芥末的風味十分相似,都有辛辣嗆鼻的口感,但兩者並不一樣。而一些市面上有售的已包裝的山葵醬是用辣根並非用山葵製成,因為辣根比山葵便宜。廉價餐廳供應的山葵其實只是普通辣根(horseradish) 乾粉染上綠色後加水調製而成。
|
常用菜式 |
生魚片、壽司、山葵奶油、茶泡飯、山葵葉沙律等
|
|
^營養資料及指標 (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) |
資料來源 |
澳洲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
|
能量(千卡路里) |
84
|
蛋白質(克) |
5.8
|
脂肪(克) |
3.1
|
飽和脂肪(克) |
0.1
|
膽固醇(毫克) |
0
|
碳水化合物(克) |
6.2
|
糖(克) |
3.6
|
鈉(毫克) |
1420
|
膳食纖維 (克) |
4.1
|
水份(克) |
N/A
|
|
^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|
|
^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: |
符號 |
意義 |
- |
未測定 |
… |
未檢出 |
Tr |
微量 |
( ) |
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|
[ ] |
食物別名 |
X |
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|
* |
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|
N/A |
沒有相關資料 |
|
^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: |
縮寫 |
單位名稱 |
g |
克 |
mg |
毫克 |
mcg |
微克 |
|
回到頂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