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: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
第二期: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

仁果類


圖1


中文名稱 space 蘋果
英文名稱 Apple
其他名稱 柰、林檎
植物學名 Malus pumila Mill.
植物科屬 薔薇科
主要來源 原產於歐洲、中亞細亞和新疆西部,栽培歷史悠久,現在全世界溫帶地區均有栽種。中國的主要產區分佈於山東、遼寧、河北、陝西、河南、山西、甘肅、新疆、內蒙古、湖北、江蘇、安徽、北京和天津等地亦有大量栽種。十九世紀以後引入的西洋蘋果,則多栽培於山東、遼東和膠東各地。近年來亦從日本引進了富士蘋果和溫室蘋果技術 。
#簡單介紹 為薔薇科植物蘋果的果實。味甘酸,性平。蘋果有生津止渴、健脾胃的作用。蘋果入藥更有治療輕度腹瀉、便秘、高血壓等功效,還可用作預防疲勞。蘋果所含的果膠成份能幫助排走血液中的膽固醇;其粗纖維素則具有預防便秘的作用,同時還含豐富的維生素 C、鉻質、鋅質等微量元素。
品種 本種是蘋果屬中最重要的一種,當中包括中國的綿蘋果和近代從外國引入的西洋蘋果。
本種有兩個變種︰道生蘋果(M. pumila var. praecoxPall.)和樂園蘋果(M. pumila var. paradisiaca Schneider.)。
其他品種包括中國的紅玉、紅星、金冠、國光,以及從外國引入的多個品種。
日本著名的有富士蘋果。
供應季節 香港全年均有供應。
選購方法 以果皮鮮紅有光澤,外形豎直且脹隆為佳。
儲存方法 常溫下可儲存 10 天左右,或可冷藏儲存。
#*宜忌人群 宜:適宜消化不良、氣壅不通、中氣不足、煩熱口渴、飲酒過多、輕度腹瀉、便秘、神經性結腸炎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冠心病和癌症患者食用。
尤其適合嬰幼兒、老人和病人食用。孕婦每天吃一個蘋果可減輕妊娠反應。
忌:平素有胃寒者忌食生冷蘋果,可考慮先焗熟、煨熟或燉熱進食。糖尿病患者忌多食。
#*食用配伍 相宜:
1.蘋果與鮑魚:蘋果所含的維生素 C 可促進人體吸收鮑魚中的鐵質,有助促進血液循環,對養顔美容、預防貧血有所裨益。
2.蘋果與豬肉:富含豐富醣類的蘋果與含維生素 B1、鋅質的豬肉一起食用,有助消除疲勞。
3.蘋果與胡蘿蔔:蘋果的多酚物質與胡蘿蔔的類胡蘿蔔素能一起作用,抑制細胞膜被氧化,達到保健皮膚、增強抵抗力之功效。
4.蘋果與杞子:兩者皆具降血壓功效,杞子更有助降血糖,配合同食,適合高血壓人士食用。
相尅:
1.蘋果與洋蔥:蘋果所含的植物色素與洋蔥的硫化合物同時攝取時,經人體消化分解後容易産生抑制甲狀腺作用的物質,從而誘發甲狀腺腫大。
2.蘋果與蜂蜜:蘋果中的膳食纖維的作用與蜂蜜利於通便的功效,會加速腸道蠕動,容易造成腹瀉。
烹調技巧 果實為仁果,顏色及大小因品種而異。果實可生食,多供作餐後水果,或作沙律原料,亦可製成果脯、乾果、果醬、釀酒等。
#備註事項 飯後不宜馬上食蘋果,亦不宜過量食用。
有研究指出,深紅色的生果皮,如蘋果,曾驗出有Resveraltrol,該物質可減少呼吸系統包括氣管及肺部等發炎,從而控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症。
常用菜式 拔絲蘋果
^營養資料及指標 (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)
資料來源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
能量(千卡路里) 52
蛋白質(克) 0.2
脂肪(克) 0.2
飽和脂肪(克) N/A
膽固醇(毫克) -
碳水化合物(克) 13.5
糖(克) N/A
鈉(毫克) 1.6
膳食纖維 (克) 1.2
水份(克) 85.9
^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
^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:
符號 意義
- 未測定
未檢出
Tr 微量
( )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
[ ] 食物別名
x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
*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
N/A 沒有相關資料
^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:
縮寫 單位名稱
g
mg 毫克
mcg 微克

回到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