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稱 |
 |
金針菇 |
英文名稱 |
Winter mushroom、Velvet stank |
其他名稱 |
樸菇、構菌、凍菌、金菇 |
學名 |
Flammulina velutipes. (Curt ex Fr.) Sing. |
科屬 |
口蘑科 |
主要來源 |
分佈於中國東北、內蒙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雲南、四川等地,以及美洲,歐洲及日本。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,但人工培植之質地則大不如野生者。 |
簡單介紹 |
性味:
味甘淡、性平。
形態特徵:
子實體小型。菌蓋初時球形至半球形,後漸平展寬5-15mm,中央茶黃色,光滑。菌肉白色或略帶黃色,中央厚。菌褶狹生,白色。菌柄稍硬,長2-8cm,上部白色下部暗褐色,纖維質。孢子圓柱形,無色,表面光滑。
生態習性:
秋末至春初生於樸樹、構樹等的枯幹,樹樁上,群生或根部叢生。
營養成份:
子實體含有多種肽多糖(EA3、EA5、EA6),賴氨酸及精氨酸。
食療價值:
金針菇含有多量賴氨酸及精氨酸,有助長兒童智力發育。金針菇含有的肽多糖,有提升機體的免疫力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。
|
品種 |
原野生種因呈黃褐色形似金針而得名「金菇」,在原野森林中只能一年一收,如今則在空調菇舍內栽培,不僅顏色純白、潔淨美觀,而且可以周年生產 |
供應季節 |
全年有售 |
選購方法 |
留意保鮮期限。注意金針菇有黄、白兩種顏色,北方產的一般是白的,南方地區多產黃色金針菇,其顏色菌蓋中央較邊緣稍深,菌柄上淺下深。比較兩種金針菇,白色的韌性大,黃的香味濃、口感嫩,更好吃。通常新鮮金針菇沒有雜色,顏色均勻、鮮亮。若發現菇沒有原來的清香而有異味的,可能是經過熏、漂、染或用添加劑處理過。 |
儲存方法 |
通常購後多即烹煑,若要儲存一段時間,可用熱水燙一下,再放冷水裡泡涼,然後再於0℃左右冷藏,則可以保持原有的風味約10天 |
烹飪前處理 |
切去附有培養土的一頭,將潔淨的另一頭抖散待用 |
烹調技巧 |
食用部位為金針菇的子實體。金針菇蓋滑、柄脆、味美可口,可供多種烹調,作湯尤見鮮美。 |
備註事項 |
避免過度烹煮,最佳食法為涼拌及火鍋 |
常用菜式 |
金針菇炒雞片、金針菇肥牛卷、涼拌金針木耳雞絲、金針菇豬肝湯 |
|
營養資料 (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)-乾品 |
資料來源 |
中國食物成分表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編著〕2009年第2版 |
能量(千卡路里) |
30 |
蛋白質(克) |
4.3 |
脂肪(克) |
0.4 |
膽固醇(毫克) |
0 |
碳水化合物(克) |
4.8 |
鈉(毫克) |
4.3 |
膳食纖維 (克) |
4.8 |
水份(克) |
90.1 |
|
回到頂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