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稱 |
 |
鵝(整隻) |
英文名稱 |
Goose |
其他名稱 |
中國家鵝、農雁、舒雁、家雁 |
動物學名 |
Anser domestica, Anser cygnoides Linn. var domestica中國家鵝(鴻雁馴化變種), Anser anser Linn. var domestica歐洲家鵝(灰雁馴化變種) |
動物科屬 |
鳥綱,雁形目,鴨科,鵝屬。中國家鵝起源於人類馴化的家禽,來自野生的鴻雁或灰雁。中國家鵝起源於鴻雁,歐洲家鵝起源於灰雁。 |
主要來源 |
中國鵝原產於大陸東南部。現在大部分地區均有出產。 |
#簡單介紹 |
鵝額部有肉瘤,頸長,嘴扁而闊,腿高尾短,腳趾間有蹼,羽毛白色或灰色, 體重一般5、6斤以上,是人們飼養的最大家禽 。 鵝肉鮮嫩鬆軟,肉質鮮美,營養豐富,脂肪含量低,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。性平、味甘鹹。有益氣補虛、暖胃開津之效。烹調方法有燒、熏、蒸、烤、醬、糟、煨、煮湯等。 |
品種 |
多款肉食用鵝種。 |
供應季節 |
全年均有供應,最佳冬季。 |
選購方法 |
1. 鵝的胸骨、背脊的骨胳結構勻稱美觀;腳、翅外形正常;肌肉組織結實飽滿富有彈性;外皮無破損;無或只有少許的筆狀毛管殘留;皮膚有光澤,呈乳白或淡黃色;脂肪分佈均勻;並無不良異味。 2.新鮮的鵝肉,除本身的腥氣味外,並無異味。選擇時注意的眼睛明亮,肌肉新鮮有彈性,脂肪有光澤、毛囊突出;表皮緊縮、稍乾,呈白色或淡黃色,並帶有一定的淺紅色為新鮮鵝肉。 3. 倘若眼珠混濁,腳翼極瘦,肉及皮俱無彈性,則是病死的或已變質的鵝肉。 |
儲存方法 |
低溫儲存。冷藏在 2- 4度攝氏可保存2-4日;冷凍在 -18度攝氏的溫度或以下可保存 4-6個月。放入雪櫃保存之前,要用保鮮紙、保鮮盒或保鮮膠袋包好,可防止水分流失,影響原味及口感。 |
#*宜忌人群 |
一般人都可食用, 鵝肉尤其適宜身體虛弱、氣血不足、營養不良之人食用; 但陰虛體質、濕熱、皮膚敏感、濕毒、積滯人士戒吃。 |
#*食用配伍 |
1.鵝肉配淡菜同煮食,可補益血氣、補腦填精。 2.鵝肉與竹笋同食有生津、和胃益氣功效。 3.鵝肉燉蘿蔔、鵝肉燉冬瓜,都是養陰滋補的良菜。 4.食物相剋:鵝肉不可與鴨梨或柿子同食。柿子富含單寧酸,會與鵝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成一種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,刺激腸胃,易引起腹瀉。用綠豆水煎服可解。 5.鵝肉與雞蛋同食損傷脾胃。 |
烹調技巧 |
鵝肉不容易煮熟爛,取一塊豬胰同煮就容易得多,而且味道鮮美。 |
#備註事項 |
1. 鴨科動物繁雜,雁、鵝、鴨、鴛鴦等都為鴨科動物。鵝的頭大,喙扁闊,前額有肉瘤,頸長,身體寬壯,胸部豐滿,尾短,腳大有蹼。 體重4至15公斤。 主要品種有獅頭鵝、太湖鵝等。 2. 目前正統中國鵝只有白色與褐色兩種,屬輕型鵝種,頸長、尾短向上,頭部有角質瘤冠。白色中國鵝全身羽毛純白,眼為藍色,喙、瘤冠與腳脛均為橘黃色。褐色中國鵝羽毛顏色呈淡灰褐色,胸腹和頸前為白色,眼為棕色,喙及瘤冠為黑色,腳脛為橘黃色。鵝肉以白鵝者品質為佳,毒性亦較低。因褐鵝寒涼有毒,而白鵝甘鹹無毒。 |
常用菜式 |
廣東燒鵝 |
|
^營養資料及指標 |
資料來源 |
美國農業部轄下的營養素資料實驗室 |
卡路里(Kcal) |
371 |
蛋白質(克) |
15.8 |
碳水化合物 (克) |
0 |
脂肪(克) |
33.6 |
飽和脂肪(克) |
9.7 |
膽固醇(毫克) |
80 |
膳食纖維(克) |
0 |
糖(克) |
N/A |
水份 |
N/A |
|
^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|
|
^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: |
符號 |
意義 |
- |
未測定 |
… |
未檢出 |
Tr |
微量 |
( ) |
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|
[ ] |
食物別名 |
x |
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|
* |
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|
N/A |
沒有相關資料 |
|
^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: |
縮寫 |
單位名稱 |
g |
克 |
mg |
毫克 |
mcg |
微克 |
|
回到頂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