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關於本站聯絡我們鳴謝目錄第一期:蔬菜水果家禽肉類水產
第二期: 菇菌類海魚類乾貨海味類河鮮類根莖薯類 豆類及果仁類五穀類香辛草類


圖1


中文名稱 space 大蒜
英文名稱 Garlic
其他名稱 蒜頭、香蒜、葫、葫蒜、大白蒜、大蒜頭、蒜黃、蒜薹、蒜苗、獨頭蒜
植物學名 Allium sativum L.
植物科屬 百合科蔥屬
主要來源 原產於亞洲中部烏茲別克一帶,隨後傳入西亞和地中海沿岸等國,現時歐洲亦有種植大蒜。大蒜擁有超過五千年的栽培歷史,古埃及人和古希臘人均吃大蒜來治病和保健。根據古籍記載,大蒜在西漢時期被引入中國,並在中國各地發展成多個品種。現時,四川、新疆、江蘇、福建、台灣等地多有栽種,主要產地為山東和河南。
#簡單介紹 越年生草本的鱗莖,呈球形或扁球形,外有數層灰白色或淡紫色的膜質外皮,一般內有數個小鱗莖。味辛,性溫,暖脾胃,有毒。主治飲食積滯、脘腹冷痛、水腫脹滿,對於癬瘡和蛇蟲咬傷有殺菌解毒的功效。大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(鐵、鋅、銅、鎂),又有蒜氨酸的胺基酸和蒜氨酸酶的天然酵素,交互作用能產生蒜素,在保健功效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蒜頭又能防病、健身,常被人們稱譽為天然抗生素。
品種 以蒜瓣大小,顏色分類有︰ (一)大瓣蒜(蒜瓣較大,適合栽種大蒜,味道較辣、產量較高); (二)小瓣蒜(蒜瓣較小,適合培育蒜苗); (三)白蒜(味道較淡,含油量較低); (四)紅蒜(味道較香辣,含油量較高,產量較少); (五)黑蒜(白蒜經過發酵後的白蒜,蒜素濃度高); (六)獨蒜(不分瓣,只由單瓣組成,產量較少,較辛辣,含油份較高。)
供應季節 蒜苗(大蒜成熟但未結球的植株)一般在十一月至三月成熟)。鱗莖部分較遲成熟,一般在四月至五月葉枯時進行採挖。由於大蒜在採收後會出現休眠現象,適當儲藏可保質九個月。香港全年均有供應。
選購方法 選購時大蒜時,應挑選表皮乾爽潔淨和蒜球堅硬結實,沒有發黑變軟或發芽。
儲存方法 放置在乾燥通風的地方,濕度過多會加速大蒜發芽。不需冷藏作保存。夏季時應特別注意蟲蛀問題。
#*宜忌人群 宜:西方醫學研究指出大蒜可顯著降低膽固醇和血壓,提升抗凝血的能力,從而促進心血管健康。 忌:陰虛火旺者忌食。大蒜中的蒜素對腸胃有刺激作用,腸胃病者不宜進食。中醫認為大蒜是熱性藥,過食會動火,引致肝陰和腎陰不足。長期過食大蒜會損害視力。蜂蜜中的有機酸與大蒜素會產生刺激腸胃的物質。
#*食用配伍 相宜:豬瘦肉好促進血液循環,快速消除身體疲勞,增強體質。 相尅:與西藥同時食用可能會影響西藥藥效。因為大蒜能短暫促進肝臟代謝功能,加快藥物的分解速度,間接影響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,從而導致藥效下降。不適宜與蜂蜜、大棗、楊梅、野雞、地黃、何首烏等同時食用。
烹調技巧 由於大蒜氣味濃烈,大蒜常用作調味料。大蒜一般被切成粒狀加入主菜或徹底壓碎成蒜茸。蒜素並不自然存在在大蒜中,必須靠切碎過程讓蒜氨酸和蒜氨酸酶發生化學作用,產生蒜素。由於蒜素在形成之後,就會因氧化作用而使其效力衰退,所以切碎後的大蒜應儘快使用。蒜素遇上高熱會很快分解,建議在食物接近煮好時才加入大蒜。蒜素亦不能抵受鹼性環境,所以大蒜也會用醋醃製。
#備註事項 生大蒜更刺激胃部,建議不要生吃。發芽後的大蒜會降低其食療功效。而最新動物研究發現大蒜或許有助體重控制。 進食大蒜後引起的口氣,是源於大蒜中的揮發性硫化物丙烯硫醚。嚼口香糖或以濃茶漱口一般可以解決問題。如情況未有改善,可喝一杯牛奶,牛奶與大蒜發生化學反應可徹底解除蒜味。
常用菜式 蒜茸炒時菜、蒜茸香蔥蝦、蒜茸包等。
^營養資料及指標 (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)
資料來源 泰國國立瑪希隆大學營養學學院
能量(千卡路里) 129
蛋白質(克) 6.1
脂肪(克) 0.1
飽和脂肪(克) N/A
膽固醇(毫克) 0
碳水化合物(克) 25.8
糖(克) N/A
鈉(毫克) 10
膳食纖維 (克) 4.7
水份(克) 0
^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
^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:
符號 意義
- 未測定
未檢出
Tr 微量
( ) 對食物的補充說明
[ ] 食物別名
X 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
* 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
N/A 沒有相關資料
^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:
縮寫 單位名稱
g
mg 毫克
mcg 微克

回到頂部